事情是這樣的,二月底的某一天晚上沒睡好,連帶白天喝水嗆到吃飯咬到,嫌咖啡不好喝怨天氣忽冷忽熱,開車出門陽光也不賞臉怎麼轉都遇到逆光直射搞得一整天心神不寧,讓我想說可能是印度神童的八卦看太多,行星水逆到自己快溺死在一堆預言裡,百般無聊之下想說給自己來做個銀幣玩玩。
做完之後我自己都覺得可笑,因為實際上這個銀幣並不能真的替我做決定。我拋擲了幾次問了幾個蠢問題,我發現通常我都拋到它出現我要的答案時才停手,只能說再次證明人性面對未知時的膽怯,我們的決定竟然要倚靠一枚銀幣旋轉的機率,不過,這也同時驗證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這麼簡單的道理,因為無論這枚硬幣翻轉到哪一面,唯有付諸行動人生的章節才會向下一頁翻動。
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水晶球,是Go do it的勇氣與面對後果時的淡定的微笑。


好友Maggie說,有時候作一些決定是給自己交代而不是一定需要對方的回應,能夠鼓起勇氣或是放下身段去做一些我們不敢做或不想做的事都代表我們更成熟了。喝下最後一口咖啡,三月的陽光正好,暖暖的曬在我們的手臂上。
後記: 拿來當背景拍照的那本小說【時間裁縫師】是一本非常精采的小說,以1936年前後西班牙內戰為時間主軸講述一名裁縫師的身分由平民變成線民(非專業間諜)的故事。由於閱讀時間正值21世紀第一場戰爭(俄烏戰爭),隨著每天新聞播放的戰事快報,書中所有人物在閱讀時顯得非常鮮明逼真。一本好的小說需要虛虛實實的人物與背景,還需要有情緒張力的文字敘述功力,這本小說的作者是語言學博士,對筆下的文字鋪陳自然非常講究,難怪小說一出版就登上2012年紐約時報小說暢銷榜,非常推薦大家來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