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寶圈裡,除了設計、名人加持之外,最大的消費動力是愛情。而有著175年歷史的Cartier卡地亞,無疑是珠寶界裡最資深但同時也是最賣力銷售”愛情”的代言人。當然啦!藍色精靈盒子的Tiffany以及每個款式都要來個珠珠圍一圈的VCA(Van Cleef & Arpels)也不惶多讓,我的最愛寶格麗倒是強調愛自己,算是一直很有獨特風格與特色的品牌。
卡地亞有許多知名的設計,美洲豹造型的戒指、墜子與手環還有釘子系列就不提了。以愛之名行銷全球的LOVE手環系列幾乎就是所有女生的夢幻逸品了。把金價成本攤開愛情就瞬間變廉價了所以我們不拆成本,我們看的是愛的火熱的紅色珠寶盒,是卡地亞為熱戀中的男女打造的承諾與堅貞。來看看這個系列的LOVE手環。需要用一把螺絲起子讓對方為妳上鎖的手環充滿了對愛的憧憬與戲劇張力,這樣肉麻兮兮雞皮疙瘩掉滿地的愛情讓卡地亞這支手環賣到讓人家奮不顧身掏腰包用力刷。人家刷的可是愛情呢!


2022年今年卡地亞愛情的起跳價是美金6,900不鑲鑽(上圖左邊18K手環);鑲了鑽價更高要美金44,500(上圖右上)。值不值這個價錢真是見仁見智看個人口袋深度,但卡地亞、寶格麗等這些大品牌珠寶的設計、品質、細節、工藝水準與選鑽及服務真的沒話說,這讓我也喜歡在產品設計時在細節上琢磨,一個弧度或是配戴的舒適性都可以修改再三。此外卡地亞也擅長拍廣告說愛情的故事,也是我最愛看的珠寶廣告,她最煽情的廣告用詞是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love,同時也拍了幾個廣告片有空可以上youtube看。話說回來,50年前卡地亞推銷愛情的價格相對便宜許多,看看下圖左邊這張海報,不花俏的黑白廣告在不同的年代裡一樣煽情,一樣讓人相信愛情會因為戴上卡地亞而歷久彌堅。


而我自從弄丟了卡地亞手環之後,右手腕上一直空了好幾年,直到我開始自產自銷珠寶,第一個作品就是以實驗之名替自己做了支18K金硬式手環,但就只是一個單純鑲了1/3圈鑽的手環,只有重量跟閃亮的白鑽毫無設計可言。有天,好友說她手上也來個手環好了,我們商量一下預算後,決定在開關部份的設計要向卡地亞致敬,因為我個人實在很不喜歡傳統的8字扣,卻是珠寶界慣用的傳統,一直到現在這個葫蘆扣的造型還依舊困擾著我。



搭配這個螺絲鎖扣環我也同樣打造了一支開鎖的螺絲起子,不過實際狀況是我是用一把隨身攜帶的美工刀背在餐廳三兩下替她把螺絲拴上,還引來餐廳服務生關注,因為本來我們想借一把餐刀來用,當時現場實在有點搞笑,沒甚麼浪漫可言。5、6年下來這支手環還戴在她的手上,算是見證硬式手環天天配戴真的很實用,適合推薦給喜歡天天戴著同款珠寶不拔下來的人。
最後再回到卡地亞的LOVE手環的設計師Aldo Cipullo身上,他出生在義大利珠寶世家,短短的一生不到50歲卻留下許多跨世代的經典作品。這支手環緣由是來自於他自己無法成就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傷心事,當初這支手環過於精簡的設計向Tiffany提案時還被打槍,遂轉而向Cartier提案最後在1969年問世,從此成為珠寶圈代表愛情的珠寶,1972年再設計出釘子造型的珠寶,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定位,有興趣的可以讀讀拍賣網站PHILLIPS這篇文章,他的傳記也已在去年二月出版。
*卡地亞手環照片擷取自Cartier官網及網路。